题目 1
题干:在多用户机器中,应用程序员不能使用的指令是( )。
选项:
A. 访管指令
B. 访存指令
C. 启动 I/O 指令
D. 算术运算指令
答案:C
解析:在多用户机器中,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启动 I/O 指令通常是特权指令,只有操作系统内核等具有相应权限的程序才能使用,应用程序员不能直接使用,以防止应用程序随意访问硬件设备而导致系统混乱。访管指令是用于请求操作系统服务的指令,应用程序员可以使用;访存指令用于访问内存,算术运算指令用于进行数学运算,这些都是应用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常用的指令。
题目 2
题干:浮点数机器字长和尾数位数一定时,如果尾数基值
R
m
增大,则运算中的精度损失和表示的精度分别会( )。
选项:
A. 减少和降低
B. 增大和提高
C. 增大和降低
D. 减少和提高
答案:A
解析:当尾数基值
R
m
增大时,在相同的尾数位数下,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增大,但数的分布变得稀疏,即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间隔变大。这意味着在进行运算时,对于一些较小的数值变化可能无法精确表示,从而导致精度损失减少。然而,从表示精度来看,由于数的分布变稀疏,对于给定的数值,其表示的精确程度相对降低了。
题目 3
题干:机器指令执行结果出现异常引起的中断是( )。
选项:
A. 机器校验中断
B. I/O 中断
C. 程序性中断
D. 外中断
答案:C
解析:程序性中断是指因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而引发的中断,如指令执行结果溢出、除数为零、非法指令等,这些都是机器指令执行结果出现异常的情况。机器校验中断通常是由于硬件故障等原因引起的;I/O 中断是由输入输出操作完成或出现异常等引发的;外中断是由外部设备或外部事件引发的,与机器指令执行结果异常无关。
题目 4
题干:与虚拟存储器的等效访问速度无关的是( )。
选项:
A. 主存的容量
B. 页面地址流
C. 页面调度策略
D. 辅存的容量
答案:D
解析:虚拟存储器的等效访问速度主要与主存容量、页面地址流以及页面调度策略有关。主存容量越大,能容纳的页面越多,可减少页面换入换出的次数,提高访问速度;页面地址流的分布情况会影响页面的命中情况,进而影响访问速度;不同的页面调度策略对页面的换入换出有不同的影响,也会影响访问速度。而辅存的容量主要影响虚拟存储器能提供的逻辑地址空间大小,与实际的访问速度无关。
题目 5
题干:“一次重叠” 中消除 “指令相关”,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( )。
选项:
A. 不准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修改指令
B. 增设相关专用通路
C. 推后下一条指令的执行
D. 推后下一条指令的分析
答案:A
解析:在 “一次重叠” 中,指令相关是指相邻两条指令之间存在某种关联,导致指令不能顺利重叠执行。不准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修改指令,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因指令修改而导致的指令相关问题,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。增设相关专用通路主要用于解决数据相关问题;推后下一条指令的执行或分析虽然也能解决指令相关问题,但会降低指令执行的并行度,影响效率,不是最佳方法。
题目 6
题干:程序在主存中的定位技术不包括( )。
选项:
A. 静态再定位
B. 动态再定位
C. 虚实地址映像表
D. 自动再定位
答案:D
解析:程序在主存中的定位技术主要有静态再定位和动态再定位。静态再定位是在程序装入主存时进行地址转换,之后不再改变;动态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地址转换,通常需要借助虚实地址映像表来实现。而自动再定位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程序在主存中的定位技术。
题目 7
题干:现有 0 ~ 15 编号的 16 个处理器采用
PM2+3
单级网络互连,则与 13 号处理器相连的处理器编号是( )。
选项:
A. 1
B. 5
C. 7
D. 14
答案:B
解析:对于
PM2+3
单级网络互连,其计算公式为
(i+2
j
+3)modN
,其中
i
是源处理器编号,
j
是位移量,
N
是处理器总数。这里
N=16
,对于 13 号处理器,当
j=2
时,
(13+2
2
+3)mod16=(13+4+3)mod16=20mod16=4
,但没有 4 这个选项;当
j=1
时,
(13+2
1
+3)mod16=(13+2+3)mod16=18mod16=2
,也没有 2 这个选项;当
j=0
时,
(13+2
0
+3)mod16=(13+1+3)mod16=17mod16=1
,同样没有 1 这个选项;当
j=3
时,
(13+2
3
+3)mod16=(13+8+3)mod16=24mod16=8
,还是没有 8 这个选项;当
j=−1
时,
(13+2
−1
+3)
向下取整后
mod16=(13+0+3)mod16=16mod16=0
,不符合;当
j=−2
时,
(13+2
−2
+3)
向下取整后
mod16=(13+0+3)mod16=16mod16=0
,不符合;当
j=−3
时,
(13+2
−3
+3)
向下取整后
mod16=(13+0+3)mod16=16mod16=0
,不符合;当
j=4
时,
(13+2
4
+3)mod16=(13+16+3)mod16=32mod16=0
,不符合;当
j=−4
时,
(13+2
−4
+3)
向下取整后
mod16=(13+0+3)mod16=16mod16=0
,不符合。所以按照常规计算没有符合的选项,推测题目可能存在错误或特殊规定,如果按照循环移位的思想,13 号处理器向左循环移动 3 位得到 5 号处理器,所以答案选 B(这种方法并非标准的
PM2+3
计算方法,仅根据题目选项进行的一种推测)。
题目 8
题干:下列关于多处理机系统的任务粒度描述,不正确的是( )。
选项:
A. 任务粒度的大小,会显著影响多处理机的性能和效率
B. 任务粒度过小,系统的并行度会提高,则性能会提高
C. 任务粒度过小,系统的辅助开销增大,则性能会下降
D. 任务粒度过大,系统的并行度会降低,则性能会下降
答案:B
解析:任务粒度的大小确实会对多处理机的性能和效率产生显著影响。当任务粒度过小时,虽然系统的并行度会提高,但是会导致系统的辅助开销增大,如任务的调度、通信等开销增加,从而使性能下降,而不是性能会提高;任务粒度过大,会使系统可并行执行的任务减少,并行度降低,性能也会下降。
题目 9
题干:下列关于数据流计算机的描述,不正确的是( )。
选项:
A. 数据流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操作级并行的开发水平
B. 数据流计算机擅长处理具有很强数据相关且并行性不高的任务
C. 数据流计算机需要花费较多的辅助开销和存储空间用于数据建立、识别和处理标记
D. 数据流计算机对标量运算非常有利,而对数组、递归及其他高级操作较难管理
答案:B
解析:数据流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操作级并行的开发水平,它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来执行指令,对标量运算有利,但对数组、递归等高级操作较难管理,并且需要花费较多的辅助开销和存储空间用于数据的相关处理。然而,数据流计算机不擅长处理具有很强数据相关且并行性不高的任务,因为数据相关会限制其并行执行的能力,它更适合处理数据并行性较高的任务。
题目 10
题干:能够被硬件识别并执行的程序是( )。
选项:
A. 微指令程序
B. 高级语言程序
C. 汇编语言程序
D. 人工智能语言程序
答案:A
解析:微指令程序是直接由硬件识别并执行的程序,它是计算机硬件底层的控制程序,用于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。高级语言程序、汇编语言程序和人工智能语言程序都需要经过编译、汇编等处理过程,将其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被硬件识别和执行,它们本身不能直接被硬件识别执行。